高校辅导员老师劝学生就业“说干嘴”“跑断腿
"你在找工作吗?你打算什么时候找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华东某大学毕业班辅导员方彩霞老师每次看到学生都会“本能地”跳出这句话。
她这学期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和学生谈就业。她班上有60个学生,几乎有一半的人都聊得很深。我们每天经常用微信语音电话联系,短则七八分钟,长则半小时。此外,她还经常走进宿舍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先“聊”生活话题,打开彼此的心扉,再努力劝说他们找到工作。有的学生虽然态度很好,但会找各种理由练太极;有的学生干脆“失去联系”,不会回复短信或电话,所以只能过段时间劝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由于就业率的刚性要求,直接面对学生的辅导员和教师往往成为就业压力传递的终端。在这场围绕就业的拉锯战中,出现了学生不着急老师着急,而是劝说就业辅导员和老师“讲”“跑腿”的现象。
建议就业需要特别注意方法
“一个班,总有三五个人在找工作。”在高职工作的95后辅导员刘伟丽坦言,虽然大部分学生都在积极求职,但每年总会有一些学生有消极就业观念,约占总数的20%。 “他们总是喜欢找各种花言巧语,比如等拿到驾照再找工作,或者干脆说暂时不打算就业。”
对于这些学生,刘伟力生怕自己说得太难听,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方式。长此以往,他还总结出一套“就业晋升制度”。
" 在电话里,我一般会先询问学生的就业意向,如果对方想慢慢找工作,我会提醒他,“应届毕业生”的地位非常宝贵。你可以用毕业季找工作,不要错过,这个时间段已经过去了。”刘伟丽回忆,电话那头的回复基本都是“好的”。
此时,刘伟丽会进一步询问同学们目前的就业愿望是什么,包括地点、行业、薪资等考虑因素。如果学生回答,刘伟丽会跟进一个补充问题:“你通过哪些渠道寻找就业信息??”
但是收到的回复往往是:“我刚在网上看的。”
刘伟丽会耐心地继续劝说:“你平时可以去教育部门的就业网站,关注班组的就业信息,以及一些求职APP,关注就业信息发布……”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只有两个答案。一个字——“好”。
“我一般都是先问好我的意向,然后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作资源推荐,用比较软的方式引导学生就业。”每次交流过后,刘伟丽都觉得很无奈。在他看来,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如果学生的就业目标明确,就放慢速度。 “可是那些一题三题都不知道的学生,真的着急了。”
在采访中,不少辅导员和老师反映,他们的压力与学校的就业率统计有关。一方面,教育部门对学校的就业率要求很高,初次就业率需要达到80%~85%,但上报统计的截止日期往往定在8月底。这就造成了高校催生就业的现象,这种压力自然而然地传导。给辅导老师。另一方面,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量的“二战”研究生。如果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也会影响当年的就业率。这部分学生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在安徽合肥某高校毕业班指导吕帅带领的班级里,大约有40%的学生先忙着毕业论文,总想着毕业后找工作。自今年三月以来,焦虑一直伴随着他。每周,陆帅都会给所有的学生打电话,询问他们找工作的情况。一旦学生说他在找工作,他会在一周后跟进进度。
在电话里,他尽量用“和蔼”的语气:“你好吗?你能找到工作吗?你有什么打算?”然而,很多选择参加“二战”考研的学生明确拒绝了:别着急,如果你还年轻,考研有更好的工作。
各种劝说都比不上我同龄人的一句话
据方彩霞观察,近年来,每年有20%到40%的学生不着急找工作。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慢”的常见原因包括:部分人考研不及格,不愿继续“二战”;有些人为了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专心在家复习;少数学生干脆逃避就业。
据她分析,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学生就业压力较大,会优先考虑系统内单位,感觉稳定;也有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不急于找工作,想“缓冲”一下。一段时间。
家长的态度也是决定学生就业心态的关键因素。方彩霞在她的通讯录中发现,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她所带领班级的一名学生的父亲在交流中表示,虽然女儿大学毕业,但年龄还太小,很快进入社会不一定适应,所以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本科生太多了。比起让孩子找工作,去读研或读博士,把学历升上来,再找工作,是更好的选择。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s.cn/zonghexinwen/2021/0629/1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