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还需补齐哪些短板
一方面是企业转型升级亟须高新技术,另一方面是高校有六七十万件高价值的发明专利在“沉睡”。本报4月11日一版头条推出《源头创新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一名工科教师翻越成果产业化“四座大山”的启示》,报道北京工业大学张跃明从基础研究走到产业化的创新事迹,连日来持续发酵。
当前,从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说,如何打通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到产业化之路,让高校更多的“张跃明”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主战场建功立业迫切而紧要。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产权不清晰,教师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专利质量参差不齐,数量庞大而质量不高”“教授搞科研的思维不适应市场,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等短板。
据悉,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以期解决这些短板问题。
探索“现金+股权”的混合转化模式,推进重大成果转化
产权不清晰问题,高校教师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这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短板,也是大量高价值专利“沉睡”的重要原因。
中南大学科研部副部长李昌友介绍,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南大学2014年就出台了《中南大学技术成果股权及权益分配规定》,并探索“现金+股权”的混合转化模式,推进重大成果转化,让科研人员既获得了真金白银的现实收益,又通过股权激励使其获得企业的长期收益;对受让企业来说,既减轻了支付较大数额转让费用的压力,又将科研人员切身利益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
“2016年至今,中南大学9项单项金额过亿元的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让,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李昌友介绍,该校教授赵中伟为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一种白钨矿中提取钨的方法”获得第十八届中国专利金奖,田红旗院士为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铁路大风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分别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金奖,这些中国专利金奖的项目累计产生了近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引导专利“脱虚向实”,在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中增加成果转化情况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遴选了多所高校进行试点,探索高价值专利的科技成果转化。武汉科技大学2019年入选首批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专利质量参差不齐,数量庞大而质量不高,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另一大短板。而引导专利“脱虚向实”,正是武汉科技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经验。
“高校教师申请专利有的是为了满足结题验收,有的为了拿到绩效奖励,有的为了通过年度考核……这些为了专利而专利的现象,极大浪费了科研资源。”武汉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佘春雨说,经过深入调研后,武汉科技大学调整了学校专利奖励的政策,取消专利申请的资助,减少授权专利的奖励,专利要实现转移转化才算科研成果。
而针对缺少专业的中介机构,教授搞科研的思维不适应市场的短板,武汉科技大学在科学技术发展院增设“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中心”,负责教师专利的统计管理、转移转化,明确专利转化过程中的产权关系、利益分配等,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和项目的成功率。同时,学校通过同行推荐、参加展会等方式,挑选了北京、武汉8家第三方机构,帮助高校教师通过“信息匹配”转让专利。
“除了物质奖励,职称评定也是高校教师搞科研最重要的‘指挥棒'。这两年,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在职称晋升和科研考核中,增加成果转化情况,引导高校教师把科技成果转化摆在重要位置,提高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武汉科技大学校长倪红卫说,“这样做的效果显著。2019年武科大转让专利许可仅10余项;2020年,转让许可猛增到120多项。”
记者了解到,武汉科技大学的技术成果转化中,不少是解决“卡脖子”的高价值成果,比如,武汉科技大学教授樊希安研发的国内首批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以3项专利技术作价1040万元入股,和湖北鄂州一家企业一起创办了学校历史上首个专利融资的科技公司。目前,已经成功实现产业化,订单不断。
李昌友介绍,中南大学也有类似的例子,该校冶金院教授徐徽长期在青海盐湖搞科研,彻底解决了镁砂中间体氢氧化镁过滤性能及洗涤性能这一技术难题,并顺利实现产业化,为我国盐湖镁资源的利用开创了新的天地。学校把他破格晋升为教授,今年学校准备出台文件,在职称评定中加入科技成果转化内容。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s.cn/zonghexinwen/2021/041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