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理论在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中的应用
将模糊理论运用到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中,建立高校投入-产出决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我国31个地区2010年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在模型中,将高校科技产出指标作为高校科技投入决策的评价指标,计算科技投入-产出决策的隶属度并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高校R&D经费和人员投入水平高的地区,其隶属度越大,该地区的高校科技投入决策相对较优,而高校科技隶属度水平低的地区,经费投入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0 引言
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是多属性决策问题,是一个对多因素系统进行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的动态过程.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已经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文将其应用于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决策矩阵信息来对高校科技属性进行客观赋权,构建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便为今后高校科技投入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1 构建高校科技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高校科技产出的统计数据,本文选取2个投入指标、8个产出指标,构成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1 高校科技投入指标
科技投入包括人力和财力两方面的投入.国际上通常采用R&D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来反映一国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选取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和高校R&D人员全时当量来衡量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
表1 2010年我国高校科技投入情况Table 1 R&D fund of 2010 for universities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实际值/万元占比/%R&D人员全时当量实际值/(人·年)占比/%东部 2中部 0西部 8总计 0
我国高校R&D经费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的比例大致为60∶23∶17,R&D人员全时当量在东部、中部、西部间的比例大致为52∶27∶21.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的投入水平与R&D人员的投入水平不匹配,中部和西部的人均R&D经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R&D经费水平,这将直接导致中部和西部的高校科技人员由于经费上的限制而无法进行R&D活动,高校科技产出效率低下.
1.2 高校科技产出指标
高校科技产出主要包括著作、论文、专利等.根据各种产出的最终表现形式的不同,选取以下8个产出指标来衡量我国高校科技的产出情况:出版科技著作、发表科技论文、国外发表科技论文、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申请数、有效发明专利.
表2给出的是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高校科技产出占全国高校科技总产出百分比的数据.东部地区的专利著作、论文产出占全国百分比与其专利产出相比较低,而中部和西部却恰恰相反.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各项产出占全国的百分比水平大都低于其R&D经费投入占全国的百分比水平,因此推论,就R&D经费和人员投入来看,R&D经费是制约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表2 2010年我国高校科技产出情况Table 2 R&D output of 2010 for universities %指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全国出版科技著作55 727 716 6100 0发表科技论文50 827 521 7100 0国外发表科技论文58 525 416 1100 0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数58 723 417 9100 0专利所有权转让及许可收入71 214 814 0100 0专利申请数70 316 413 3100 0发明专利申请数68 117 414 5100 0有效发明专利67 517 614 9100 0
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设n个高校科技投入决策组成备择对象集S={S1,S2,…,Sn},高校科技评价指标体系中共有m个评价指标P={P1,P2,…,Pm}来评价决策的优劣状况[2].于是得到m×n维特征向量矩阵:
i=1,2,…,m; j=1,2,…,n,
矩阵R中元素Rij表示第j个备择对象的第i个评价指标.
一般将评价指标分为3种:高优指标、低优指标和适度指标[2].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对低优指标和适度指标高优化,然后再按高优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对于低优指标x,取倒数就可得到高优指标对于适度指标,需要先确定一个最优值x0,再按如下公式转化成高优指标:
高优指标的隶属度计算公式[4]为
γij=Rij/,i=1,2,…,m;j=1,2,…,n,
其中,
得到隶属度矩阵Υ=(γij)m×n,定义隶属度矩阵的优向量K与次向量B:
其中,∨、∧分别为取大算子和取小算子.
通过最小二乘法准则构造目标函数,并令目标函数为0,求得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高校科技投入-产出决策理论模型[3-5]: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s.cn/qikandaodu/2021/0804/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