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水平重点建设大学专利成果转化情况实证
2015年10月,国务院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提出了“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的伟大目标,并将“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作为实现目标的5个建设任务之一。《方案》指出要将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提出了“加快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目标,并确定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以及广东工业大学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以下简称“7所高校”),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情况”列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考核指标之一[1]。可以看出,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大环境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广东省的经济地位以及上述高校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其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随着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迅速增强,申请专利保护成为高校科研人员保护科研成果的首选,专利成果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因此,本次研究以上述“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近5年专利申请及转化情况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剖析专利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与措施,力求为高校专利成果乃至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参考。
一、专利成果及转化的利益分配现状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内容,专利成果是高校科技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目前,高校科研人员所取得的发明成果大多数是为完成任务或者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形成成果,符合《专利法》第6条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在申请专利时“专利权人”的署名均为单位,在成果的权利归属上不存在争议。因此,本次研究的专利成果全部为职务发明成果。鉴于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遴选的严格性,“7所高校”在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成果产出方面都处于省内高校的领先水平,其专利成果及转化利益分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专利申请量保持快速增长,授权数量稳步提升
1.科研人员积极性高,专利申请增速快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全国专利申请量不断增长,广东省的专利申请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广东高校作为省内的一个重要研发群体,近几年专利申请量不断提高,2016年度达到了15 016项,年增长率达到61.81%,比全省年增长率高出约20%。其原因除了国家政策环境对专利申请的鼓励外,个别高校如佛山科技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专利申请增长迅速、中专学校升格导致“广东高校”体量变大,是推动广东高校专利申请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对比广东全省高校与“7所高校”2012—2016年专利申请情况对比见表1。由表1可知,“7所高校”专利申请在广东高校的占比略有下降,但2016年度专利申请仍有19.73%的增长率,且近5年专利申请量均保持较高增长率。
表1 广东全省高校与“7所高校”2012—2016年专利申请情况对比年度广东全省高校申请量/件增长率/%申请量/件“7所高校” “7所高校”专利申请量占广东全省高校专利申请量的比重/%增长率/%2012 3 367 18.00 76.02 2013 4 080 21.20 72.80 2014 4 831 18.40 72.28 2015 6 433 33.20 69.32 2016 7 022 19.73 51.29 4 429 5 605 6 684 9 280 15 016 16.46 26.55 19.25 38.84 61.81
2.专利授权量稳步提升
数据显示,近5年广东高校专利授权量快速增长,2016年度专利授权数为7 520件,是2011年的3倍多。“7所高校”授权专利数也从2012年的1 991件增长到2016年度的4 524件,约占整个广东高校授权专利的60%,虽然未能保持绝对优势,但与自身数据相比,每年均能实现稳步增长。由于专利申请到授权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审批流程,可以预见,未来3~5年,“7所高校”获得的专利授权数将会迎来更快增长。
(二)有效专利拥有量持续增长,专利成果储备充足,可转化潜力巨大
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仍处于有效法律状态下的已授权专利,它是存量数据而非流量数据。权利稳定的有效专利量比授权量更能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创新主体的累积创新能力[2]。近5年,“7所高校”共获得授权专利14 006件,其中有一部分因主动放弃或避免重复授权等原因成为无效专利。但是,近年来“7所高校”每年底的有效发明拥有量持续增长,2016年底达到了12 541件。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其有效专利成果储备充足,如果能够顺利转化,将给社会带来很好的技术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网址: http://www.zggxkjzzs.cn/qikandaodu/2021/0714/1506.html